北京市卫生局副巡视员赵涛首先发言指出,视力低下的问题,也是北京市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大问题。北京市每年都做一次学生视力调查,2009年调查结果,小学、中学和
大学,视力低下率达到了59%。并第一次发布了北京人群的健康白皮书。特别是近年监测表明,小学一入学的孩子,近视率就很高。2009年,有36%入学的孩子是属于视力不正常
和低下的,到了初中就达到了62%,高中快毕业的时候,已经达到了80%。所以视力低下是孩子的一个重大的问题。2009年,北京市制订了健康北京人、健康北京城的“十年健康
规划”,把近视眼的防治的问题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内容写进去。北京市政府、卫生局和教委也非常的重视,采取了一些列措施,新眼保健操、家庭护眼保健操等。学生近视
防治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市卫生局和教委要大力来推进这项工作,能够像这个论坛主题所说的,我们既有普及护眼的知识,还要推荐一些新的方法。
论坛上,殷大奎会长作了“要把健康促进融入青少年防控近视的工作之中”的重要讲话。他说,卫生部提出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全面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国家
卫生发展战略。由于我们国家的地域间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文化教育水平的差距较大,因而“健康中国2020”战略所包涵内容的丰富与层次的复杂也是空前的。这是世界上规模最
大的健康促进行动。对于青少年防控近视的工作也同样要树立大卫生观念,应充分认识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战略意义。平时我们一谈慢病就是高血压、糖尿病,其实中国近视发生
率那么高,小学生接近60%,中学生为80%,大学生为90%。尤其在近年来,各地青少年近视发生率还在不断攀升,而且急趋低龄化。我认为应该把眼病也列为慢病防治规划之中。
殷会长强调,健康不仅仅是躯体的,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一个孩子如果患了近视不仅对他的心理产生影响,发展下去也不会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甚至
对他的一生都有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怎么保证啊?中国全民族健康素质又怎么体现呢?因此,防控近视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政府部门要给予政策的支持,要立足于防治部门、
研究部门,以及学校、企业、家庭的综合防控措施,鼓励社会多方参与,把防近工作落到实处。
北京大学儿少卫生研究所季成叶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童眼科中心牛兰俊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郑远远教授、北京天坛医院金崇华教授等分别作了“学
生视力筛查需要精细化”、“学生应如何科学配镜和戴镜”、“近视的视点导航39成因与预防”和“从神经机制探讨近视眼防控”的精彩演讲,独到的见解令与会代表耳目一新。
乐敦广东意博公司、希望之光眼保健公司作为论坛的承办方也分别介绍了多年来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的活动情况。2003年以来,曼秀雷敦公司与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共同
合作开展了“乐敦护眼健康教育计划”项目。项目以中小学生为目标人群,面向全国青少年学生、儿童进行普及护眼知识的大型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
天津、中山、大连、重庆、成都等8个城市的3000多所中、小学校,参加活动的学生达150余万人,影响超过800万学生。杭州希望之光眼保健公司研发的“多维视觉训练——爱眼
体操”系列方法,是浙江省卫生厅(2008)医药卫生科技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经专家论证,是一套具有科学性、趣味性、安全有效,简便易行,适于在学生中开展的防控近视新
方法。2005年由协会组织专家推介试点,由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的中小学保健所组织了30多所小学近3万名学生训练并实施监测,监测结果经专家评估认为,成效显著,总有效
率达43.55%,保持率达到31.60%。
论坛中,北京市东城区中小学保健所潘勇平所长、北京市西城区(南区)中小学保健所许景华所长、大连市教育局安全体育卫生处尹军副处长、杭州市萧山区健康教育所孙
国铭所长等分别介绍了在学生中深入普及爱眼护眼科普知识,积极推广防控近视新方法的做法和体会。交流经验,精彩纷呈。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克玲在论坛总结中指出,我
们要以科学认真的工作精神,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群策群力,推进青少年防控近视的工作。她强调,防近工作是一项综合防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密切配合,共同努
力。无论是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企业、家庭、媒体等都应该承担起这项工作的重任。在多方合作方面,我协会将一如既往,积极打造防治近视合作的平台,动员更多的人来参
与这项工作,带动更多眼科的医生和我们一起来做。只要我们做的是有益于人民的事,是科学的事,就坚持去做。我相信,我们的耕耘会有收获,也希望通过论坛,进一步发挥
各方面的职能和优势,继续深入推进青少年防控近视的工作,让更多的青少年受益,造福人民,造福社会。